【藝述心言】行動最實際 / 莫昭如
Left
Right

(2013年10月)莫昭如﹙阿莫﹚是70年代的「海歸派」﹙海外留學歸來﹚,在澳洲念經濟。留學期間,參加過反越戰示威,受著西方的社會運動思潮衝擊。回港後,眼見充滿殖民主義的香港,文化語言的不平衡。他開始推動中文運動。起初跟幾位朋友創辦了《 七十年代雙周刊》,只是發表一些社會批判的文章,總帶點紙上談兵的感覺。「我始終覺得行動比較有說服力,示威、遊行、派傳單更緊要,後來發現用街頭劇可能更有創意,更有感染力地表達,於是便開始我的戲劇生涯。」


且看今天白髮披肩 的阿莫溫文友善,從前卻是一個擊進份子。執教鞭近15年,89民運令他有深切的反思,「我看著熱血的學生們上街,感覺教書的影響力實在太渺少。」碰巧得到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往美國交流,他決意將推動社會公義的影響力從一個班房擴展至社會。
從創立「民眾劇社」,到後期的「亞洲民族戲劇節協會」,至今天的「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阿莫始終希望社群也可以掌握以藝術技巧,表達訴求的概念。「不能一直只是我們這一群在說話,我們要透過藝術家的力量推動民眾自己發聲。」就像剛舉行的「雜近平物語劇場」,他們組織不同創作群體以不同方式說故事和演出、與觀眾互動和對話。


一直以為阿莫積極參與行為藝術,但原來他只是近年才「上場」。他在90年代初認識日本一位發展亞洲行為藝術的重要人物 ─ 霜田誠二。阿莫多年來協助他推廣行為藝術,以致亞洲地區多個城市今天都有每年一度的「行為藝術節」。問到戲劇與行為藝術的分別,阿莫說;「戲劇有角色可演,有道具可用;行為藝術演的是自己,身體就是道具,表現真摰的感情故事,與觀眾即場溝通。觀眾可能有即時反應,也可能得到一些感受,視乎他們本身的經歷。」出於好奇一問,「很多行為藝術家喜歡裸跑,你有試過嗎?」阿莫哈哈大笑:「我最瘋狂的一次只是在劇場裡染頭髮而已。」


展望未來,阿莫仍然希望透過藝術影響大眾。「我相信藝術治療可以讓人重塑身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加對自己的認識,令心靈完整,成為更好的人。」縱觀英、美,藝術治療是一個專業,與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同樣備受認可,香港卻只在起步階段。因此阿莫將在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策動一系列的藝術治療工作坊,希望將藝術治療在香港推廣出去。


後記,阿莫的說話很有感染力,總帶給人一種蠢蠢欲動的感覺。從他推動戲劇、行為藝術到藝術治療也可見。講多無謂,行動始終最實際。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