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心言】柏拉圖式「同居」/ 攪伴工作室
Left
Right

(2017年5月)在這個奉行「Easy come, easy go」的時代,還有多少人相信一世一生這膚淺對白?卻正是這個「合則來」原則,造就各適其適、可加可減(時間)的擦肩與寄生關係,例如情侶同居,又例如藝術家夾租工作室。

 

藝術家之所以夾租,因為藝術家會餓會凍,而且創作需要空間但空間很貴、因為土地問題、因為金融是香港的經濟支柱、因為經濟發展大過天(?)。夾租,夾的不純粹是工作室,還有人緣;分擔的不全然是租金,還有困惑;分享的不限於空間,更是對未來的想像。「還有很多同路人在互撐,求的是『不死』(繼續創作)。」攪伴工作室(JCCAC L4-06單位)成員說。

 

J︰JCCAC
B︰攪伴工作室

 

J︰「三個女人一個墟」,你們三位文藝女生——黃翠雯(Amanda)、黎穎珊(阿泥 Sandy)和黃清渝——將這個約300呎的工作室打造成一個私密的共處時空。知道幾位的創作媒介和方向各有不同,最初是怎樣走在一起的?

 

B︰我們是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認識的同學,雖然都是唸藝術出身,但分別有鍾情的媒介——Amanda專攻繪畫和裝置藝術、阿泥專注纖維藝術,而清渝則擅長插畫。看似「各走各路」吧!但正因為這樣,我們聯合向JCCAC申請成立這個工作室,分擔租金之餘,亦可以互相陪伴,發酵創意,看看可以「攪」出甚麼可能。

 

J︰故工作室取名「攪伴工作室」,「伴」是陪伴的「伴」。你們年多前成功以「聯合租戶」的形式租用這個工作室,去年於JCCAC藝術節2016策展公共空間展覽《—‧—‧—‧—‧》,反思語言的定義和界限,目前正在進行藝術項目《各自在一起》,單看名字已充滿張力。

 

B︰聯合租用工作室之後,我們開始著意探索studio mates(工作室合夥人)的日常生活和相處模式,以至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與距離。我們三個都唸藝術,卻向不同的媒介發展,而且有各自的工作——Amanda兼職任藝術導師,主要教授繪畫和師訓課程;清渝剛轉為全職設計師,偶爾參加手作市集;至於阿泥則正身處台灣「打工換宿」,嘗試以才藝維生。雖然如此,我們明明聯合租用同一個工作室,活在同一條時間線上,只是使用工作室的時間錯開。大家好像都一樣,其實不一樣;好像不在一起,其實在一起,《各自在一起》就圍繞這個主題發揮。

 

我們預先訂立一些主題,像是「記錄當天遇見的人」、「想像當刻另外兩位參加者在做甚麼」等,並以影像為語言,進行隔空對話,發掘在一起的獨處空間,或不在一起的共處時光,呈現親密的距離感。這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性創作,希望往後有機會輯錄成書與大家分享。

 

J︰Studio mates的關係應該不少,但以此為主題或出發點的創作卻比較少見。你們不但展現出藝術畢業生的朝氣與創意,還真實反映了初出茅廬的藝術家的「求生之道」。夾租工作室漸漸成為香港藝術生態的常態,對嗎?

 

B︰在我們看來,是愈來愈普遍,一來因為土地空間實在有限,二來是香港不論任何地段的工作室租金都是天價。要負擔那麼昂貴的租金,不但令人非常吃力,還相當消磨意志。夾租正好讓大家分擔租金,亦可互相支持,激發靈感。

 

不過,好比情侶同居,夾租工作室牽涉很多現實考量。聯合租用和管理工作室,雖然沒有住在同一屋簷下那麼親暱,但對方的個性、生活習慣和癖好等一樣無所遁形,大家夾不夾得來,相處一下便見真章。

J︰你們即使夾不來,最多只是「硬食」兩年,因為中心為藝術學生/畢業生提供特惠租金的租約以兩年為上限,好讓「初生」藝術家小試牛刀,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和適合從事藝術工作。

 

B︰這一年多相處下來,感覺不錯,我們都期望一直一起創作,正為日後發展物色合適的工作室單位。

 

得承認,我們算是運氣比較好的一群,一畢業便有機會在JCCAC設立工作室。租金較相宜不在話下,我們還很容易接觸到很多其他不同的藝術家,而且又跟社區這麼近,吸收創作養分。最近正構思一個關於石硤尾的社區藝術項目《石硤娓道來》,透過物件訴說區內街坊生活點滴,呈現他們的生活細節,反映社區生活文化特色,連繫人與物、人與人的關係。


J︰預祝你們成功!好高興聽到你們希望繼續在藝術界發展。剛才提到,你們多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年輕藝術家似乎對「自由人」的身分和生活模式有所偏愛?

 

B︰能夠全職投入創作的始終是少數,「自由人」成為不少藝術工作者的生存方式,一方面為生活及創作提供經濟基礎,另一方面讓生活、工作模式和心態保持彈性,以適應變化。以我們三個為例,這一年就有很大轉變,目前尚在探索和適應中。

 

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學即使不是「瞓身」全職創作,都不同程度地從事與藝術有關的工作,如兼職教畫、設計、手作或藝術行政等。不時在展覽、開幕酒會上碰見熟悉的面孔,知道大家仍在圈子裡打拼,就有動力繼續努力下去!

 

J︰大眾大概都有個美麗的誤會,以為「藝術家」或「自由工作者」生活優哉悠哉、不問世事、不吃人間煙火,閂埋門創作就是工作的全部。聽你這樣說,實情未必如此。藝術家反而更要自律、更要建立人脈,好讓自己被看見。

 

B︰真的。即使是我們的父母,亦未必完全理解我們的工作內容和狀況,他們還會稱工作室為「辦公室」,以為是做「生意」的場所。又有不少人以為我們不用上班很自在……但沒上班不等於不用工作,而且不上班便沒有所謂「放工」和「放假」,全視乎個人自律性與時間管理的功力。

 

至於人脈,的確,有些從事主流藝術媒介的藝術家可能有較多機會,但競爭相對亦較多。而像攪伴要向概念藝術方向發展的,就有賴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多加關照。

 

J︰真不簡單!做藝術要銀子,亦要點子;要獨立,亦要合群;要自律,亦要保持開放;要世故,亦要浪漫;要妥協,更要不屈不媚俗。最初選修藝術,有沒有想過要這樣「性格分裂」!?

 

B︰大概知道是甚麼一回事,所以不算經歷甚麼期望落差。從決定走藝術這條路的一刻開始,就沒想過要賺大錢。不過到切切實實「落場」,要踏實地在行內穩步發展,便深切體會到現實中藝術家的「生存實況」,就是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創作,亦要妥善處理工作室大小事務和人際關係。明知難,但必須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得到。藝術就是生活,從生活中找養分,包括經濟基礎。

 

我們覺得,當藝術家時刻都顧全到生活/經濟和藝術創作時,才是最好的平衡。有位朋友認為,最理想是先賺夠錢,然後便可以全情投入創作。但真是可以這樣嗎?藝術創作是有錢就做得到、做得好的嗎?到賺到第一桶金時,人可能已經錯失了最有利的創作時機、某份情懷,天曉得呢!可一不可再。

 

J︰或許太圓滿富足的日子,不一定有利於創作吧。創作不是在象牙塔或孤島裡爆出來的,沒有經歷和生活痕跡的支撐,何來有「地氣」的作品。有捨才有得,你們為藝術兩脇插刀,藝術定必也為你們帶來一些甚麼?

 

B︰我們相信藝術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亦是一種思考模式——特別對概念藝術來說。除非生理條件不許可,否則思考絕不可能像關燈一樣按一下按鈕就關掉。誇張一點說,藝術就寄居在血液裡面。

 

下載《JCCAC節目表》2017年5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