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 (2015-12-23)
«123»

2022工房全新推出「染色材料包」系列; 分《天然染色套裝》《日本京友禪套裝》 及 《天然藍染布》(* 點擊跳至)三種。 
!按此了解詳情及立即購買!

 

聯絡我們
預約染色體驗:https://booking.dyelicious.hk/
購買染色工具:https://www.shop.dyelicious.hk/
電話:(852) 98583616; (一按即WhatsApp查詢)
電郵:info@dyelicious.hk
Facebook:Dyelicious 染樂工房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yelicioushous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Run2TreeStudio/videos

- -
 

目錄  [點擊跳至指定網站]
1《天然染色套裝》
2《日本京友禪套裝》
3《天然藍染布》
4《其他DIY套裝》
5  訂購空白素材
6
  常見問題
 

- -

1)《天然染色套裝》


*『大和』藍精粉 與 『香港』藍泥 套裝之分別點擊跳至指定内容)

----------------------------------------------------

2《日本京友禪套裝》

------------------------------

3《天然藍染布》

尚有其他布料款式,可到shop.dyelicious.hk參考。

 

-----------------------------------------

4《其他DIY套裝》



Suminagashi (墨流し絵)是日本福井縣指定的無形文化財產,是一種擁有1000年以上歷史的傳統染色技法。
墨流し絵於水中作畫,并以筆尖劃過一滴一滴飄浮於水面的色圈,形成千變萬化又細膩的波浪紋理。揮動筆尖的節奏時而利落,時而拖長;不同的節奏,墨水於尖鋒間流動,從而泛起了不同的波紋

 

--------------------------------------------------------

5  訂購空白素材


尚有其他款式,請到shop.dyelicious.hk參考。

 

聯絡及查詢 : 藍小屋 Indigood House - 您的染樂道具所
 

 

日期:1 / 9 - 31 / 12 / 2015

地點:L4-09 (正門)

查詢:26979747 ( 鄭先生) 

 

大家可於 L4-09 正門索取「與生俱來是 … 梵高」明信片!

 

作品創作:文哥哥

「坊塘拾異」— 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 2015-16(八)
 
具半世紀的歷史觀塘裕民坊,曾幾何時為觀塘最繁華的地方,代表著該區過去半世紀工商業發展的興衰,亦見證著老香港的人和情。在「發展」及市區重建的波濤下,如今店鋪一間接著一間地被關上,舊日的社區人情關係亦逐漸失散無蹤。
 
光影作坊於2008年開展「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以十二年時間,系統地紀錄裕民坊的拆卸過程,透過鏡頭深入社區作考察,為裕民坊的起落變遷作見證。計劃每年招募新成員,以工作坊活動形式進行。參加者在資深攝影師帶領下,不斷拍攝、創作,同時於工作坊中透過小組討論檢視作品。參加者將有機會與於光影作坊作聯展,整個計劃完成後,作品亦會結集成書。 
 
導師的話:
「歷史可以是令人振奮的,也可以是令人沮喪的,但它卻給人類一個機會去回望並發現和解決前人未有發現或解決的問題。沒有人去紀錄便沒有歷史,只有一種觀點的人去記錄便只有一種觀點的歷史,就是這簡單的理由,光影作坊於七年前舉辦了『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做影像紀錄,今天攝影探索計劃已由成員們給了它一個美妙的名字『坊塘拾異』,一個連續了七年的工作坊雖說不上是奇蹟,但至少是一個異數吧!在進入第八個年頭時我們期待仍有新血的加入,如果你對紀實攝影有一份熱誠,歡迎你報名參加!」
 
*註:本計劃並非攝影技巧課程,參加者需掌握基本攝影技巧。
 
對象: 年滿18歲或以上,關心社會及有興趣利用攝影作深入社區探索之人士。
 
參加辦法:請將5至10張個人作品(3R或以上尺寸)及約300字的作品說明,郵寄至光影作坊。信內請註明姓名、性別、年齡、聯絡電話及電郵。工作人員收到後將安排與導師面談決定取錄與否。相片提交後將不獲發還。

郵寄地址: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10室光影作坊
請於信封面註明「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2015-16(八)」

活動時段:2015年9月24日至2016年6月底

活動時間:每月逢第二個星期四晚7至9.30於光影作坊進行工作坊,惟首課將於9月24日舉行;此外亦會不時於觀塘裕民坊進行拍攝。

費用:港幣$1000(獲取錄後才需繳付) 

查詢:2777 8766 / jack@lumenvisum.org

截止報名日期:2015年9月12日
 
導師簡介:
孫樹坤(Leon Suen) 
光影作坊創辦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從事新聞攝影二十餘年,現於各大專院校擔任兼職講師,致力普及攝影教育。1993至94年間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2007年任第三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評判。曾策劃之攝影展覽有「瞬息訊息」香港新聞攝影展(1993);「香港二十四小時」攝影活動暨展覽(1994及1995);及與何慶基聯合策展之「香港新聞攝影發展史」(2000)。近年展覽有「Megafauna」(2009聯展)、「我們的大澳」(2010個展)、「香港攝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2012 聯展)等。作品為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
 
Photo Credit: Leon Suen

日期:23 / 9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20:00

地點:L2-02

查詢:2779 3188 / expo@byyb.com.hk

網址:expo.byyb.com.hk

 

“打卡”FOR WHAT??一年容易又中秋,2015年快到尾聲了。BY Y.B.決定來一次“打卡”行動!在 BY Y.B.緊接下來所舉辦的4個活動中,蓋上我們專屬印章,就可獲得「神一般的獎品」一份。欲知詳情,歡迎到我們店舖查詢。

日期:1 / 10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L2-01

查詢:2234 6096 / info@hksea.org.hk

網址:www.hksea.org.hk

【JCCAC藝術節2015】觸動人的,除了影像、聲音、味道、氛圍,還有意志、感情和夢想……

 

回應今屆藝術節的主題《觸》,JCCAC及MOViE MOViE(now TV 116頻道)誠意合辦3場免費「露天電影會」。觀眾將置身星空下欣賞精采得獎電影,並於映後座談與資深影評人皮亞互相分享交流;更有機會獲得G.O.D.購物優惠券乙張,觸目期待!

 

 

播放電影︰《熱血芭蕾》[已滿額;*但歡迎大家自備座墊前來,欣賞好戲。]

 

日期:19 / 12 / 2015(星期六)

時間:20: 00 - 22:00

地點:JCCAC天台

映後座談主持:皮亞

 

《熱血芭蕾》

橫掃多項國際大獎,包括三藩市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獎「最佳影片」、多倫多國際影展及紐約紀錄片影展「觀眾之選」獎等。

 

芭蕾有多美麗,訓練便有多殘酷。

 

為了在一年一度的頂級舞台「美國青年舞蹈大獎賽」一鳴驚人,每年有超過五千名9至19歲的年輕人為芭蕾切齒血拼。他們渴望被舉足輕重的評審選中,奪取知名藝術學院的巨額獎學金,或贏得世界級舞蹈團的一紙聘書。五分鐘,足以定一個人的生死……

 

來自哥倫比亞的祖安,獨自來到美國為芭蕾夢打拼,不論多累都提醒自己要考入皇家舞蹈學院,養育家庭回報父母。

 

英日混血姊弟美子和朱爾得天獨厚,小姊姊心甘情願按虎媽的全天候攻略苦練,小弟弟則懶懶閒愛跳不跳。

 

外形儼如芭比的美少女麗碧卡,在眾人眼中是完美舞者,但她毫無野心,只是在半推半就下向著職業舞者的目標進發。

 

在西非戰禍中淪為孤兒的14歲蜜姬娜,被美國家庭領養後,夢想成真穿起芭蕾舞衣,但黝黑膚色為她設下意想不到的障礙。

 

還有11歲美國金髮少年艾雲和同齡以色列少女佳雅,兩個言語不通的孩子在多次比賽中結緣,指手劃腳做了兩小無猜。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曾經習舞的導演碧斯嘉敏,花了多年時間貼身記錄以上七位少年舞者的追夢血淚史,透過電影向世界證明,追求完美境界背後,有汗水、有痛苦,唯那份熱血足以震撼人心。

 

導演︰碧斯嘉敏

片長︰94分鐘

級數︰IIA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希伯來語(中、英文字幕)

 

映後座談會嘉賓主持 —— 皮亞(林震宇)

資深影評、小說作家、電影編劇及獨立電影導演

(了解更多,按此 

 

認識MOViE MOViE(按此

 

 

 

更多「JCCAC藝術節 2015」露天電影會精選電影︰

-          28 / 11 / 2015《追星少女》按此 

-          4 / 12 / 2015《逆光飛翔》按此 

 

注意事項︰

1/ 大會將提供座位,亦歡迎參加者自備食物、飲品及座墊入場。天台在晚間較大風,請帶備足夠保暖衣物。

2/ 請保持場地清潔。

3/ 參加者須自行負責照顧同行之小童。

4/ 活動如受惡劣天氣影響而延期、取消或更改地點,主辦單位將於活動開始前約3小時透過JCCAC網頁/Facebook公布,敬請留意。

5/ 以上活動內容及有關安排,JCCAC保留最後決定權。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中心項目主任曾小姐Hailey 聯絡(電話:2319 2195/電郵:tsanghl@hkbu.edu.hk)。

工作室導賞將揭開藝術工作室的「神秘面紗」,帶領公眾直接「踩入」藝術家的工作室,即席與藝術家面對面對話交流,發掘他們創作的「小秘密」。

 

 

日期:28  / 11 - 5  / 12 / 2015(逢星期六、日)
時間:(11月) 15:00;17:00 /
   (12月) 14:30

 

 

 

 

詳情請密切留意本網站、Facebook「jccacpage」及Instagram「jccac_artsvillage」!

 

有關查詢請聯絡本中心項目主任 鄭小姐(電話:2319 2173,電郵:amycheng@hkbu.edu.hk

在JCCAC 舉行的「天台免費市集」起源於「真係免費嘅市場」(HKRRFM)計劃。這是一個「任睇、任擺、任攞」的市集,嘗試尋找現實中的「烏托邦經濟」空間——不計成本、不求回報、不牽涉任何金錢或物質交易,純粹是人與人之間的「給予」和「分享」。當中交換的並不限於物質,更歡迎大家分享一技之長和藝術演出等——是人與人之間,實實在在的第一身接觸。

 

這裡既可以是一個小小烏托邦,亦可以是一次物品重生的契機,更可以是一道激發靈感的泉源……就留待大家為它下定義。

 

日期:28 - 29 / 11 / 2015(星期六及日 )

時間:13:00-19:00

 

地點:天台 Roof Terrace

 

合辦:Hong Kong Really Really Free Market (HKRRFM) / 香港藝術及設計聯會

本導賞團為「第三屆觸感藝術節」的延伸活動,專為公眾而設,以加深大眾對相關展覽及展品的了解,提升藝術欣賞的樂趣。部分場次更提供手語傳譯服務,讓聽障人士亦可分享展覽導賞的趣味。

 

*歡迎團體預約

 

日期:5, 19*, 20*, 26, 27/12/ 2015(星期六或日)

            [*設香港手語傳譯服務]
時間:13:45 - 14:30(5 / 12 / 2015)[已滿額]
   15:30 - 16:15(19, 20, 26, 27 / 12 / 2015)
地點: L1 藝廊集合
查詢:2891 8482 ; 2891 8488 / cccd@cccd.hk
網址:www.cccd.hk
 
 
 
 
主辦單位:
L2-05-0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觸感藝術—由創作開展︰我的藝海學思路

講者:2005年「新加坡最高榮譽文化獎」得主莊心珍女士

 

日期:5 / 12 / 2015(星期六 )
時間:11:00-12:00
地點: L1 藝廊
註 :以普通話為主(輔以英語)
 

「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德國現代藝術大師約瑟夫·波依斯如此宣稱。莊心珍受波依斯的薰陶,亦擁抱這樣的相信。講座中,她將大方分享藝術路上的心路歷程。

 

莊心珍涉獵素描、水彩、雕塑和版畫創作等創作媒介,尤其對版畫藝術情有獨鍾。她曾於美國留學四年,取得創作上的突破,更多次參與大型裝置藝術展;回流返國(新加坡)後,更當上拉薩爾藝術學院的版畫講師。但一次意外,將她帶到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莊心珍視力受損二十多年,藝術成就並不比視力健全的藝術家遜色。她深切體會到,只要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創作,藝術不只局限於視覺欣賞,還可以用手去觸摸,更重要是用心去體會。

 

關於講者:

莊心珍,足跡遍及多個國家,曾舉辦個人展覽28次,參與各類型展覽逾百個。她於新加坡修讀藝術;遊學英法美,主修版畫藝術,1985年獲愛荷華大學藝術專業碩士;86年回流新加坡,擔任大專院校版畫講師多年;88年視力嚴重受損,此後創作集中混合媒體及雕塑;96至2008年間,任新加坡版畫會主席;01年榮獲年度時尚雜誌《她的世界》「傑出婦女獎」;05年獲頒「新加坡最高榮譽文化獎」;07年獲新加坡文藝協會頒發「新華文學獎」。

 

 

觸感藝術—從策展建立︰在Gallery TOM的策展經驗

講者:日本觸感藝術展館Gallery Tom策展人Yukimi Yamamoto女士

 

日期:5 / 12 / 2015(星期六)
時間:16:00-17:00
地點:L1 藝廊
註 :以日語為主,輔以即時粵話翻譯 
 

從日本遠道而來的日本觸感藝術展館(Gallery TOM)策展人Yukimi Yamamoto,將綜合多年從事觸感藝術及策展的心得,前瞻日本及香港美術館的未來發展。

 

日本觸感藝術展館,是一所專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小型美術館,讓他們亦能夠欣賞作品,享受藝術。Yamamoto女士營運該館達26年,致力為視障學生策展,對觸感藝術有深刻的體會。

 

講座上,她將回顧26年來的工作點滴與體會,如觸感書創作和藝術講學等;亦會介紹日本觸感藝術展館的變遷;探討欣賞視障人士作品的方式及其價值。

 

關於講者:

Yamamoto Yukimi,生於1964年;87年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藝術部,2012年起為該大學兼職講師;90年始效力Gallery TOM;2002年成立非牟利組織「視障人士藝術活動推進委員會」。

 

 

 

主辦單位:L2-05-0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查詢:2891 8482 ; 2891 8488 / cccd@cccd.hk
網址:www.cccd.hk
 

本工作坊讓公眾一嘗觸感藝術創作。

 

日期 :5, 13, 19*, 20*, 26, 27 / 12 / 2015(星期六及日 )
   [*設香港手語傳譯服務 ]
時間 :-12:30 - 13:30(5 / 12 / 2015)
     - 12:00 - 13:00(19, 26 / 12 / 2015)
              - 14:30 - 15:30(5, 13, 19, 20, 26, 27 / 12 / 2015)
地點:L1 藝廊 
 
 
 
主辦單位:L2-05-0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查詢:2891 8482 ; 2891 8488 / cccd@cccd.hk
網址:www.cccd.hk
 
 

奇想偶戲劇團成員將大方分享創作經驗及示範操控戲偶,更讓參加者觸摸、感覺戲偶,並賦予它生命。

 

日期:6 / 12 / 2015(星期日)[已滿額]
時間:14:30 - 15:30
地點:L0 藝廊
 
 
 
 
主辦單位:L2-05-0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查詢:2891 8482 ; 2891 8488 / cccd@cccd.hk
網址:www.cccd.hk

 

「觸」,以「角」為部首,形容獸類用犄角抵物。

「感」,以「心」為部首,本義:感動。

 

藝術,本來就蘊藏著觸動人心的力量,人們的思想情感都會受藝術作品觸動,或喜悅、或感慨,並因而有所啟發。「第三屆觸感藝術節展覽」嘗試於這視覺主導的年代,透過各種藝術形式,探索視覺以外、與生俱來的感官經驗與本能。

 

是次展覽展出觸感豐富、形態萬千的作品,當中包括藝術家將平面藝術轉化成立體的觸感作品、藝術家與視障人士共同創作的互動體驗作品、觸感舞蹈,以及觸感藝術工作坊參與者創作的作品等。

 

今年,大會更邀請視障人士為部分展品作觸感描述,透過他們對作品的演繹,啟發公眾以嶄新的角度鑑賞藝術。

 

想更親身體驗觸感藝術,甚至進一步透過觸感發現自我,不妨參加藝術節公眾工作坊及導賞團。

 

 

參展藝術家:

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澳門)/ 香港展能藝術會「創藝自强」繪畫工作坊 / 區思穎 / 歐天祈 / 塗鴉創意間 / 陳百堅 / 思詩 /  陳衍泓 / 陳嘉興 / 陳裕君 / 周寶玲 / 鄭明輝 / 張蘭芳 / 趙愛萍 / 莊心珍 / 范世康 / 奇想偶戲劇團 / 黃曼玲 / 霍康琪 / HEADNepal / 何敏儀 / 海潮 / 許婉汶 / 由美 / 賴恩慈 / 林漢堅 / 林可頤 / 林美意 / 林皮 / 劉志強 / 劉俊賢 / 李舜如 / 李志豪 / 楊冠瑩 / 梁嘉儀 / 梁以瑚 / 廖東梅 / 廖家宜 / 新生精神康復會 / 吳惠儀 / 施援程 / 蕭耀翔 / 陳麗香 / 黃肖萍 / 黃詠楓 / 邱偉文 / 楊秀卓 / 嚴美媚 / 葉鳳桃 / Youth Empowerment Service 及 陳俊明 / 茹海欣 / 翁志健

 

日期:4 - 31 / 12 / 2015
時間:11:00 - 19:00
地點:L0, L1 藝廊 
查詢:2891 8482 ; 2891 8488 / cccd@cccd.hk
網址:www.cccd.hk

 

延伸活動︰

「觸感藝術-由創作開展、從策展建立」主題講座

「觸動、舞動」表演暨工作坊

「觸感藝術工作坊」

「大木偶示範暨工作坊」

「觸感藝術導賞團」

 

 

 

合辦:
JCCAC 及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最近,成年人對於TSA的討論沸沸揚揚,而其實孩子才是事件中的主角。

 

除了TSA之外,孩子還要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不論是學業成績,還是課外活動——種種成年人未必能夠察覺或體會的壓力。孩子們,正活在一個「你死我活」的世界中。

 

藉著這個工作坊,給小孩子鬆一口氣的機會!讓孩子們走進一個沒有得失、成敗或對錯的環境之中,好好享受真正的童年樂趣,發揮想像,大膽嘗試、表達,盡情創作及交流。

 

 

日期:13 / 12 / 2015 (星期日)
時間:14:00 - 16:00
地點:賽馬會黑盒劇場 
查詢:鍾寶強(電話:9330 3907 / 電郵:amitydrama2013@gmail.com
對象:小四至小六學生
 
 
 
 

主辦單位:L6-10 致群劇社

 

致群劇社為香港最資深的劇社之一;成立於1972年。40多年來,演出劇目近百齣。

 

劇社近年積極開拓「漫步歷史、體味文學、穿梭舞台」的新路向,將戲劇、文學和歷史實地學習結合,配合社區劇場和「遊史跡、尋舊踪」,配套成一獨特的教學模式。演出的《風雨橫斜》、《戰火梨園》、《中環遇見林徽音》、《裊裊環音》等,皆廣受歡迎。

 

有關《風雨橫斜》一劇,劇社更與香港教育局合作編製教材,分發全港中學,為教師提供詳盡豐富的教學資料;並獲藝術發展局和優質教育基金贊助,巡迴全港中學演出逾百場,深得學生和老師欣賞。

由「香港藝術及設計聯會」誠意推介,是次音樂表演為「爵士鍊樂團」的首場演出。樂團來自不同音樂背景的團員將使出渾身解數,演繹不同風格的爵士樂經典曲目,並借助爵士樂的即興、搖擺(Swing)及巴薩諾瓦(Bossa Nova)等風格節奏,觸動大家的音樂神經!

 

日期:12 / 12 / 2015(星期六)
時間:20:30-22:30
地點:賽馬會黑盒劇場

 

 

 

關於藝術家:

「爵士鍊樂團」成立於2015年,由一班本地音樂人組成,以互相激勵練習及交流爵士樂。

 

 

合辦︰L2-04 香港藝術及設計聯會、L2-05-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及爵士鍊樂團

日期︰1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22:00

地點︰L3 藍牆 

查詢︰6579 5246 (何頴姿 Gigi) / homegigi14@hotmail.com

網址︰www.howengchi.com

 

藉著是次展覽,何頴姿試圖留住一座山。

 

她認為,每個微小的觸動,都是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天在房間內看到的一小段遠山,它像是被強行截斷的風景。未來這景觀還是會逐漸縮小,被窗、水泥、高聳入雲的建築取代。」

 

回應今屆藝術節的主題「觸」,她特意找來綿延山脈的圖片,重新接駁段段風景,並在被喻為永恆的石頭上,重新製造她心中的風景。「石頭的表面總是冰冷的,人的觸碰卻為它帶來了溫度。」

 

何頴姿想問大家一句︰「土地是用來做甚麼的?」

日期︰1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22:00

地點︰L4 藍牆 

網址︰www.lampei.com

 

每個年代都是盛開過的璀璨花朵,觸動人心。然而,我們總是連回望一眼都來不及,一瞬即逝。有時候,也許能夠找到一些「存在過」的蛛絲馬跡,而我們還是不曾珍惜曾經出現眼前的幕幕景致……

 

甚麼時候,我們才學會懷著欣賞的心,去閱讀我們的城市,細味我們的人生?

 

是次展覽的四幅作品,均為林皮今年於台北首個畫展展出的最新畫作。

 

 

日期︰1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22:00

地點︰L5 藍牆 

查詢︰6704 3708 (劉兆聰 Lonely Lau) / lonely.lau@hotmail.com

網址︰sites.google.com/site/lonelylsc


 

本展覽主題為某夜的街景。劉兆聰以油畫為媒介,創作描繪午夜街道反照光線的油畫作品。

入夜後的街角讓光線輕輕觸碰……光線正是光的延伸、光的觸手。是光線,觸發起劉兆聰的創作靈感。

 

藝術家的觸動由光而起,並將付託著顏料的光影鋪排,延伸至觀眾的生命。

 

 

《 夜光 》

夜裡街道的光影隨著非單一的燈火而變化,相對曝光在日光下的單向光線,入夜後城市的街在不同的燈光照明下,熟悉的街但不熟悉的光影。

 

光線正是光的延伸、光的觸手,從不同的複合角度重新描繪日常的街。晚上的街道總給人多少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從這種不完全吻合生活體驗的感覺,線性的記憶經驗相對地變得模糊及零碎。

 

夜晚獨有的光線干擾或許是一種感覺的缺失,但這種缺失感覺給予的距離感反而留了我一份沉澱思緒的空間,整理一下思緒。

 

" Night Lights "

 

The night streets lightings change by different illuminants, compared to exposure under the sun light in one direction, city's streets after nightfall under different illuminants lighting, a familiar street but an unfamiliar lighting.

 

Light as the extension of arm, from different angles renders my daily street scene. At night the streets always gives a little strange feeling.

From this life experience is not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aily feeling, the linear memory experience is relatively blurred and fragmented.

 

The unique light at night as a kind of interference makes me feel a bit missing feeling, but this lack of a sense distance makes rooms for me to precipitate thoughts and tidy mind.

 

日期︰1 - 31 / 12 / 2015

時間︰10:00 - 22:00

地點︰L5 公共空間 Common Space (B)

查詢︰jccac301@gmail.com (張海活 / 楊煒強)

 

在六、七十年代,政府為了改善社區的環境衞生,將大部分露天市集小販安置到公共街市。

 

全港共有七十多個由政府興建及營運的公共街市,遍布港九新界。然而,政府的街市設計千篇一律,欠缺傳統市集的有機性;而且經常出現地方濕滑、燈光昏暗、空氣混濁、布局混亂等問題。因此時至今日,市民大眾仍喜歡到露天市集買餸購物,導致公營街市人流疏落,商戶生意慘淡。

 

本展覽針對現今香港公共街市,探討其設計上的問題。藝術家先從個別街市案例進行分析,梳理出當中的共同特質,從而確立現代街市設計的基本原理;繼而透過一眾設計系學生的街市設計作品,探索營造富社區特色的街市的條件及可能性。

 

延伸活動︰

 講座「社區營造 ‧ 由人民出發(香港、台灣、日本奈良)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