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心言】「策」出火花 / 林漢堅
Left
Right

(2015年5月)雖說JCCAC這個藝術村,是一個培育新晉藝術家發光發熱的平台,其實也有不少影響著香港藝術界發展的重要人物,在這裡臥虎藏龍。環境藝術館﹝MOST﹞的主理人林漢堅﹙Andrew﹚,便是其中之一。Andrew是資深的策展人,九十年代香港裝置藝術教肓的主要推動者,擔任過多間藝術館策劃、館長,更是香港藝術發展局成立初期提倡「一生一藝術」理論的推動者。

 

J:JCCAC

A:Andrew 林漢堅

 

J:今天的香港,積極推動文化創意藝術發展,年青人如何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策展人?

A:「起步點要高。在我出身的那個年代,香港還沒有那麼多畫廊,策展人也不多,我幸運地在起步的時候已經可以與知名的藝術家合作。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必須要多與有潛質的藝術家合作,躋身大型藝術節或者展覽。此外,要有獨到的眼光,與藝術家建立廣闊的人際網絡,讓更多人認識你。」

 

J:多年來,你可有特別的策展方向?

A:「我比較喜歡探索另類空間(alternative space)的可能性。我創立Museum of Site(MOST),就是希望創造更多另類的藝術展示空間,讓藝術更平易可親地呈現社會發展與人之間的關係。」

 

J:本地藝術家應該如何向世界出發,走向與外國藝術家,藝術機構合作?

A:「首先,你需要一個好的人際網絡。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的。藝術家要多向人展示自己的作品,不能只是閉門造車。尤其讓策展人認識你的作品,才有機會讓他們把你的作品帶出去。年青的藝術家,應該培養廣闊的國際視野。而我們作為策展人也不只是派派咭片,攀談幾句就算,也不應以很有機心的出發點去建立與藝術家之間的交情。唯有出自真心的欣賞,才可以確切地將藝術家和作品背後的創作意念推廣出去。這樣,藝術家與策展人才會擦出真正的火花,建立互補的關係。」

 

J:你正在籌備什麼新計劃嗎?

A:「最近得到邀請,為8月在澳門舉行的「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擔任空間規劃總監。主辦者希望為初出茅廬的藝術畢業生,提供一個面向世界的機會。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總是比較簡單純粹,更具實驗主義。我也很期待這次的合作,可以擦出更多的火花。」

 

J:你對香港現時的藝術發展有什麼看法?

A:「我個人觀感是以往藝術界沒有太多公帑支持時﹙例如未有藝術發展局之前),香港官辦的藝術館似乎較側重與外國藝術家合作,而本地藝術界則努力開拓一些獨立的另類藝術空間,展示本土藝術家的作品。廿年後的今天,情況似乎卻倒過來,官方藝術館現在反而多了舉辦本地藝術展,而獨立藝術空間卻因多了資助,有能力引入更與外地藝術家的合作,擴闊國際視野。

 

下載《JCCAC節目表》2015年5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