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4-09-19 ~)
工作坊日期及時間:
9月21日下午2:30至下午4:30 (星期六)
10月6日下午2:30至下午4:30 (*星期日*) (報名截止)
10月26日下午2:30至下午4:30 (星期六)
11月9日下午2:30至下午4:30 (星期六)
11月30日下午2:30至下午4:30 (星期六)
  
獨特創意麻雀上色工作坊,將時尚設計融入工藝,為傳統麻雀帶來更高的藝術價值。參加者將為麻雀牌上色及鏟色,同時體驗「鑽」出筒子麻雀的樂趣! 工作坊將提供麻雀牌、顏料、鏟子、心意咭及禮盒。盡情發揮你的藝術創意,製作獨一無二的心思小禮物,趣味十足!
 
每堂兩小時,費用每人 $390/ 堂
 
 
費用包材料 | 小班教學 6-9 人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工作室提供工作坊、麻雀創意小禮品及家居生活品展示,逢星期六下午對外開放歡迎預約參觀。
 
以創意藝術傳承麻雀工藝,延續香港文化
 
Karen Aruba Studio
地點:Karen Aruba Studio, L6-615, JCCAC
 

日期:6 / 9 – 29 / 9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4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轉移習慣4152旨在將家庭轉變過程中的世俗日常和單調的平凡瑣事,轉化為心靈療癒的藝術裝置。這個裝置見證生命過程中掙脫束縛的行為。

 

透過沉浸在這次創造的敘事中,以喚起探索和內省的行為,走進一個超越自己、脫離現實的世界。陶瓷的韌性象徵了在人生旅途中的經歷和蛻變。在陶瓷上加上攝影過程中的黑房冲印技術,亦增加了過往經歷之時間層次,以反映當時內省的溫度,並記錄了從成癮到逃避現實時的脆弱與堅強。延伸至使用紡織藝術來創造錯綜複雜的事物,傳達在這個轉變過程中複雜的不穩定情緒。紡織品的柔軟和舒適與主題強烈反差,提供了一種無法清晰看到的聯繫和同理心。混合媒體將情感和體驗的層次以視覺呈現,加深了展覽的敘事,鼓勵觀眾內省和沉思。

 

這個展覽實踐了以藝術作為逃避、療癒和自我表達手段的力量。現邀請觀眾一同踏上自我發現之旅,面對挑戰,在藝術的變革力量中尋找慰藉和靈感。

 

關於藝術家

 

呂凱兒(L6-11

呂氏在獲得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碩士學位之前,已先後於香港取得當代攝影 深造文憑以及香港藝術學院之美術專業文憑。現為擁有時裝設計背景的視覺藝術家,從事攝影、媒體、聲音藝術、拼貼、紡織藝術和陶瓷等多種媒介的藝術創作。呂氏多元的背景使使她能夠探索與重建童年記憶去,以反映生活中的轉變。她認為這是一個與自然隱喻相關的自我療癒過程。2023 年她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首個展The Wings of the Wind。同年她也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新苗獎的資助計劃和化交流計劃資助前往捷克參加展覽。此外,呂氏於 2024 年開始發展社區藝術項目,並擔任一香港非牟利機構組織參與及策劃 2025 年藝術展的角色。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

 

 

日期:6 / 9 – 29 / 9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3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我的上一個貝殼是蔡愷盈據其畢業作品蝸牛.蝴蝶延續的個人展覽。以蝸牛及貝殼為主題,記錄了藝術家這年間四處探索時遇到的瑣碎事:

 

蝸牛告別了牠的上一個貝殼,緩緩地沿著小路前行,

牠在路上看見了許多東西——

因孤獨而哭泣的星星、

外形怪異但很善良的大樹、

好像草莓大福的貝殼……

 

蝸牛緩緩地沿著小路前行,

希望在路上遇上牠的下一個貝殼

 

 

關於藝術家

 

蔡愷盈L8-08

蔡氏是一位以版畫、繪畫和雕塑為主要創作媒介的香港藝術家。她的作品主題圍繞社群和人物,並常受到日常生活、塔羅牌、文學和流行文化等廣泛的靈感來源啟發。

 

透過隨意和卡通風格的繪畫,她希望她的作品像一系列的寓言故事,喚起人們內心的童真和簡單,同時為觀眾提供有意義的洞察。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

 

 

日期:6 / 9 – 29 / 9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1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缸中之憶是借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和歷史》提出「缸中之腦」的一個思想實驗而產生出來的本體。這個實驗透過由大腦神經發出的神經信號,提出了一個疑問:意識是我們在虛擬現實中所做的事情,還是現實世界中的生活?

 

劉婉婷對於夢中的記憶常有種似層相識的感覺,無法判斷它是真是假,因此自身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與存在充滿著許多疑惑與懷疑。

 

是次展覽作品利用水缸作為主體,曾幾何時充滿生氣的水缸,現在連魚都死掉、水草都慢慢枯萎了,被她遺忘不再打理。魚缸裏面擺放住小時候常玩的遊樂場設施,充滿了劉婉婷和公公的回憶。她很想把這段回憶好好保存在魚缸中,亦害怕那些記憶會消逝至漸漸被遺忘掉。自身意識彷彿一直被困在缸中。同時,她亦將一些被人遺忘的物件、已壞掉或破舊的設施、廢墟景象,透過超現實手法交錯重疊,帶觀者進入虛幻又沉寂的空間。

 

關於藝術家

 

劉婉婷(L3-05A)

劉氏在香港定居生活和藝術創作,畢業於2018年香港藝術學院與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之藝術文學士學位課程(主修繪畫)及2024年香港演藝學院-精研課程(主修道具製作)。現時以繪畫、素描、水彩、物料試驗為創作媒介,作品傾向探討具象與抽象在現實的生活和虛實的回憶之間的可能性。曾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才藝發展獎學金(2015)和外展體驗獎學金(2018)。並在北京紅門畫廊藝術駐留和參展(2018)。近年積極參與多個聯展,並獲得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高美慶教授發展基金支持,在元創方舉辦首個個人畫展(2021)。「亦是 Art Napping」藝術團體的創辦人之一,以壁畫美化社區計劃為主。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

 

 

JCCAC再次與PMQ合作,我們帶領一班年青藝術家一年一度「過海」,把藝術村的縮影由石硤尾投射到維多利亞港對岸的PMQ,讓更多人認識香港青年藝術家親切而獨特的藝術語言,一齊欣賞和發掘收藏他們作品的樂趣。藝術廠進里集藝術展覽、創意工作坊及精品選購於一地,將由9月6日至10月27日分爲兩期舉行,每期各展出三位JCCAC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

 

是次六位來自JCCAC的駐村年青藝術家將闖進PMQ大放異彩,展示創作成果,同時滿足訪客觀賞畫作、藝術品收藏、購物及創作體驗的願望,帶來全方位的藝術體驗。

 

承接去年藝術廠進里展覽的成功,是次系列將帶來六位年青藝術家的視藝饗宴:
 

我的上一個貝殼:因孤獨而哭泣的星星、外形怪異但很善良的大樹、像草莓大福的貝殼……背向各種風景,蝸牛緩緩沿著小路繼續前行,踏上尋找下一個貝殼的路途。藝術家蔡愷盈最新作品,記錄生活中奮鬥的小確幸。

 

缸中之憶:水缸既能虛空留白,又能滿載生氣;你的回憶裏,又有數個等待填滿的水缸、幾個早已被遺忘的凋零樂園?藝術家劉婉婷以水缸建構虛幻又沉寂的空間,向觀衆一一細訴有關回憶種種。

 

轉移習慣4152:跳脫平面的框架,混合陶瓷、攝影、拼貼以及紡織等媒介,與人生各種階段的轉變與心態相映成趣,在壓縮的時間軸裏面探尋所得。藝術家呂凱兒透過攝影拼貼混合媒體裝置,自省其關係轉變的經歷,記錄自我療癒的過程。


在雙腳著地前:如果在半空懸浮,累了你會想落腳何處?享受懸浮的自在,同時會否渴望連結的安定?藝術家黎栩雯藉懸浮的人探討與人、與所在之處、與世界的連結。

 

魚樂之辯:塑膠釣魚玩具,象徵著多數人的童年。可曾幻想一條條小魚也有逃離魚池,游進大海的一天?年月過去,有否被生活種種困於魚池、對未知的好奇不再?藝術家蘇嘉敏賦予玩具新生,述説跳出局限、探索可能的心路歷程。


然道行:人與自然共存,從古至今皆學問;人對自然又敬又畏,既予取予求,卻有難以脫離自然法則,當中關係微妙且充滿啟發。藝術家姚冬穎透過作品展示大自然的獨特和力量,從中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

 

展覽期間設有各種工作坊,訪客參觀展覽之外可共享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工作坊

報名Artmate>>

第一期:PMQ S314 記憶碎片之拼貼時光旅程工作坊(L6-11呂凱兒) >>詳情

第二期:PMQ S313 悠游下琺琅工作坊(L5-20蘇嘉敏) >>詳情

 

期間限定紀念品店廠進里士多

 

展期内亦設廠進里士多售賣期間限定商品,全部均由參展藝術家出品,來訪欣賞藝術品同時亦可選購心頭好:

 

售賣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2室 

開放日期:
11:00–19:00,只限9月7日至10月27日期間的每個週末

開放時間:11:00–19:00

商品價目表:>>詳情

 

系列由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主辦,於夥伴場地元創方(PMQ)舉行。前身為香港新藝術家系列,現發展成為全方位的藝術體驗形式,集合藝術展覽、工作坊、藝術品收藏及紀念品購物體驗於一身,將JCCAC藝術村進駐PMQ。
 

過往「香港新藝術家系列」

>>藝術廠進里2023

 

日期:13 / 10 / 2024

時間:14:00 – 17:3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3室 

收費:HKD$850一人;二人同行九折

報名:Artmate>>

 

關於工作坊

 

從展覽《魚樂之辯》中想像出玩具。

 

內填琺瑯首飾源於將金屬和琺瑯融合的工藝技術。這種工藝起源於古老的中東地區,結合了金匠精湛的金屬雕刻與釉藝大師的琺瑯燒製技術。通過在刻畫好圖案的金屬上,再將獨特的琺瑯粉料填充其中,再經高溫熔融,最終呈現出琉璃般透亮閃耀的裝飾藝術品。

 

藝術展同步舉辦的魚形內填琺瑯首飾工作坊!內填琺瑯是一種融合金工和琺瑯工藝的獨特技術,讓參與者能夠創作出充滿生命力的個性化首飾。在這個工作坊中,您將有機會親自體驗內填琺瑯的製作過程。我們將教您如何在魚形的金屬底座上將琺瑯粉料填入刻痕中,並在高溫下熔融,形成晶瑩剔透的彩色圖案。最後,您可以將成品打磨拋光,賦予其迷人的光澤。

 

這個過程不僅具有強烈的創意感,更能與當前展覽的主題產生聯繫。就如同展覽中所探討的,我們都渴望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可能性。在這個工作坊中,您將有機會親手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魚形首飾,象徵著突破重圍。歡迎您一起來探索內填琺瑯的魅力!

 

*費用不包括項鍊。

*參加者必須在十六歲或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參加者必須有家長陪同。陪同家長不須收費,惟材料及作品只限一套。 

 

關於藝術家

 

蘇嘉敏L5-20

蘇嘉敏是以金工及插畫為主要媒介的藝術家,2019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藝術學院。現投身於藝術教育工作及成為首飾品牌的創辦人。曾從事設計及博物館工作,在2021年成立了首飾品牌- 石鳴,這豐富了她對金工藝術的想像和理解。蘇氏擅長以玩味的風格作品展現欣賞生命及探索生活中價值的命題,她以否定事物的刻板印象為目標,並從生命的各種關係中獲取靈感;她過去的研究曾聚焦於自己與自然界的關係,通過工藝將自然界元素融入她的作品中,作品曾展覽於-月滿團圓:與自然有約(2021),以及《+全+美》(2023)的主題作品展。蘇氏通過作品闡述和實踐對自我和社會現象的反思,現代藝術與金工首飾的融合令佩戴在身上的各種飾物與配戴者產生獨特的連繫。這種連繫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對個體和社會的思考。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世界,其中藝術與日常生活交相輝映,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和欣賞身邊的事物。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按此>>

日期及時間:

2024年9月13, 20, 27日 (星期五) 4:30PM-6:30PM / 7:30PM- 9:30PM 

2024年9月14, 21, 28日 (星期六) 2:30PM-4:30PM / 5:30PM- 7:30PM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4室 

收費:HKD$480

報名:Artmate>>

 

關於工作坊

在此影像如洪流充斥的時代,我們如何運用自己的照片,創造有關記憶和自我療癒的故事呢?

 

通過這個照片拼貼工作坊,我們就可以利用個人照片和私人物品等記憶碎片,去探索和表達自己的內在世界,拼貼出屬於自己有意義的藝術作品。

 

整個工作坊時長兩小時,涵蓋從基礎入門到實踐創作、添加裝飾和完成作品的完整流程。希望以下課程大綱能令您對拼貼藝術工作坊有更全面的了解和靈感:

 

一) 簡介:風格與歷史中的照片拼貼藝術

•    介紹照片拼貼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剪刀、黏合劑、各種照片、布料和雜誌剪紙等

二) 規劃與構圖

•    探討視覺敘事的概念和技巧

•    組織拼貼佈局,包括網格、焦點和平衡

三) 運用拼貼技巧

•    分層和排列剪下的照片片段,創造動態構圖

•    添加最後的點睛之筆

四) 擴展元素

•    探索如何運用個人物品、手寫標題、裝飾性元素或混合媒體來增強拼貼作品

五) 拋光與完成

•    提供一些技巧來增加作品的專業光潔感

六) 分享與反饋

•    安排小組討論或作品展示,讓參與者分享自己完成的拼貼作品

 

*適合四歲或以上人士參加。 

 

關於藝術家

 

呂凱兒(L6-11

呂氏在獲得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碩士學位之前,已先後於香港取得當代攝影 深造文憑以及香港藝術學院之美術專業文憑。現為擁有時裝設計背景的視覺藝術家,從事攝影、媒體、聲音藝術、拼貼、紡織藝術和陶瓷等多種媒介的藝術創作。呂氏多元的背景使使她能夠探索與重建童年記憶去,以反映生活中的轉變。她認為這是一個與自然隱喻相關的自我療癒過程。2023 年她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首個展《The Wings of the Wind》。同年她也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新苗獎的資助計劃和化交流計劃資助前往捷克參加展覽。此外,呂氏於 2024 年開始發展社區藝術項目,並擔任一香港非牟利機構組織參與及策劃 2025 年藝術展的角色。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按此>>

日期:4 / 10 – 27 / 10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4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其意思大致講述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在順其自然下成就之美。其中的深意正好體現了自然的力量和無窮的智慧。

 

這個展覽以「自然而然」為主,旨在透過藝術作品向公眾展示大自然的獨特和本能性的力量,讓人們意識到,正正因為沒有人主導一些事發生,反而令其本身的能力可以自然發揮、超乎想像。

 

展覽將通過水墨畫作品和影像展示自然的特質,即自然界生命的源頭。作品描繪一些植物與環境的關係,展示自然的景色,以及生物的繁衍和循環,呈現大自然中的秩序和德性。

 

除外,觀眾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並從中得到啟發。同時,展覽也提醒我們,作為人類,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與之和諧共處,珍惜並且學習這個賦予我們生命的環境。

 

關於藝術家

 

姚冬穎L6-19

姚氏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文學士(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主修繪畫。 她的作品被私人收藏家收藏及曾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Fine Art Ink Asia 展出,並在香港舉辦過許多展覽。

 

2017 年,姚氏獲香港藝術學院 「傑出藝術作品(繪畫)」獎。 她曾入選 「WMA公開攝影比賽展覽--機會!」決賽。 入圍決賽,獲香港教育局頒發2019年 「外展獎」。 姚氏於2020年獲C&G Artpartment頒發獎項,並在畢業後與機構合作推廣社區藝術。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 

 

日期:4 / 10 – 27 / 10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3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子非魚,安知魚之夢」——該典故出自《莊子 – 秋水》,深刻地反映了人類對於他物內心的無法洞見。這正是此件藝術創作的核心思想 - 作為局外者,我們又怎能真正領會魚兒的喜怒哀樂呢?

 

藝術家以童年最愛玩的塑膠釣魚玩具為題材,巧妙地將其比喻為自己過往的寫照。就像那些被困在固定框架內的玩具魚,我也曾安於一成不變的生活,缺乏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好奇心。被動地等待機會降臨,卻從未主動去追求更多可能性。

 

但藝術家想賦予這些玩具魚新的生機。他希望透過這件作品,表達自己想要突破過去的自我局限,去探索更廣闊的人生可能。不再沉溺於安穩重複的生活,而是勇敢地跨越框框,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藝術家想像玩具魚能跳出固有的空間,去迎接未知的際遇 — 也許它會乘風破浪,追逐陽光?又或者雖遭捕獲,卻成為另一番滋味?這正是他期望自己能夠做到的——擁抱生命的多樣性和無限可能。

 

這件作品正是對過去自我的一種反思和重塑。藉由賦予玩具魚新的活力,藝術家正在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旅程,向更精彩的未來前進。透過此作品反映出一種自我覺醒和突破。

 

關於藝術家

 

蘇嘉敏L5-20

蘇氏是以金工及插畫為主要媒介的藝術家,2019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藝術學院。現投身於藝術教育工作及成為首飾品牌的創辦人。曾從事設計及博物館工作,在2021年成立了首飾品牌——石鳴,這豐富了她對金工藝術的想像和理解。蘇氏擅長以玩味的風格作品展現欣賞生命及探索生活中價值的命題,她以否定事物的刻板印象為目標,並從生命的各種關係中獲取靈感;她過去的研究曾聚焦於自己與自然界的關係,通過工藝將自然界元素融入她的作品中,作品曾展覽於-月滿團圓:與自然有約(2021),以及《+全+美》(2023)的主題作品展。蘇氏通過作品闡述和實踐對自我和社會現象的反思,現代藝術與金工首飾的融合令佩戴在身上的各種飾物與配戴者產生獨特的連繫。這種連繫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對個體和社會的思考。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世界,其中藝術與日常生活交相輝映,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和欣賞身邊的事物。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

 

 

日期:4 / 10 – 27 / 10 / 2024

時間:11:00 – 19: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A座S311室 

主辦: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場地夥伴:元創方

 

關於展覽

 

在半空懸浮的人好像都在找一落腳處,但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會發生。

 

城裡的生活,總會令人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有點模糊。不是因為看見月亮所以知道夜深,不是因為雨打在臉上所以知道下雨,不是因為走過的路所以知道自己在何方,感知的能力由螢光幕取代。

 

懸浮的人像普通人一樣渴望連結,與人、與所在之處、與世界的連結。

 

是次展覽是對「懸浮」的想像,紀錄在雙腳著地前的狀態,探索對連結的渴望。

 

關於藝術家

 

栩雯L7-11

生於1996 年香港,2019 年於港大文學院(雙主修藝術史和德文)畢業,2021年獲得中大藝術文學碩士學位。

 

黎氏以片斷的都市生活經驗作切入點,探索城市中微妙的情感。她的作品經常描繪人們與生活環境的互動,捕捉日常生活中矛盾的處境。她藉繪畫理解世界,並試圖擁抱孤獨和不確定的感覺。

 

 

了解更多關於藝術廠進里—香港年青藝術家系列, 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