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心言】速寫人生 / 侯紹政
Left
Right

(2019年12月)他在睡覺,她玩手機,坐地下鐵可見人生百態。畫家侯紹政(L7-16)選擇以速寫把他們一一記下,數十年來未曾間斷。


既是素描大師、美術導師和藝評人,也為麓湖派秘書長、香港畫家聯會執委,以及《藝術香港》特約記者,年屆七十的侯紹政說:「做藝術的,沒有退休。」他堅持藝術教育,並努力推廣速寫,希望他朝一日速寫會成為獲認可的藝術範疇。

 

J:JCCAC
H:侯紹政

 

J:你是如何開展你的藝術生涯的?
H:繪畫是我的興趣,而天分可能是遺傳。我的大伯侯宇平是嶺南畫派的早期成員,曾與畫派的祖師爺高劍父一起赴日本深造。我早年於廣州華南藝大修讀工藝美術,及後在廣州教育學院師專班畢業。

 

三十多年前,因為太太和兒子的緣故來到香港,放下廣東省政協藝術雜誌的編輯工作,轉為從事設計,在以前的康力集團(現在是航天控股)上班,主要負責室內及園林設計。黃大仙祠從心苑的圖則就是我繪畫的。後來離開這份工作,決定全職教授繪畫。

J:可以與我們分享你對藝術教育的心得嗎?為何專注於素描?
H:從前我教畫的範疇比較廣泛,現在就只專注於專業素描。我教素描的時候會準備實物及示範畫,作即場示範後,再指導學生跟著一起畫。這樣學生便能夠一邊觀察物件,一邊了解作畫的技巧。我會讓他們知道素描並不是刻板的臨摹,而是要透過掌握形態、神髓和色彩,從中表達自己的感覺,並沒有對或錯。

 

我認為素描是基礎。要學會畫畫,就要從這基本功開始。俄羅斯的素描體系是最正規及嚴謹的,有了這扎實的根基,繪畫表現能力自然有所提升。素描亦可以使我們對人體造型建立較為專業化、科學化的觀察及認知——我的一位學生入了醫學院後告訴我,素描讓他學解剖得心應手。長期素描更可增強眼、腦、手的靈敏度和協調性,令藝術創作事半功倍。

 

J:最喜歡畫的是⋯⋯
H:我喜歡人物速寫。讀書的時候,我總是在午飯時偷偷地從後門溜進廣州動物園,花一個中午繪畫動物,現在每天乘搭地下鐵也都會以速寫記錄人生百態。從前沒有照相機,速寫是捕捉和記載當下生活面貌最直接及便捷的方法。現在有了手機,速寫便被丟淡,但我還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它的價值,速寫其實可以成為獨立的畫種,不只是素描的一種。

 

為交流速寫,中國內地網民開設了一個名為「剎那間」的專業微信群組,互相發送及品評大家的速寫作品。我的一些速寫作品亦曾獲得全國速寫作品展覽的優秀獎,在廣州及北京等地展出。

J:印象最深刻的創作經驗是⋯⋯
H:幾年前,攝影家謝至德(L7-22)與樂施會合辦「勞力是」藝術展,探討草根階層及貧窮問題,我很榮幸參與其中。我們訪貧問苦,到天水圍探訪住在鐵皮屋,靠拾紙皮維生的
一對老夫妻,我即場為他們作肖像速寫。之後亦圍繞清潔工人、老年勞動者這些主題畫了多幅圖畫。


當中作品《老速遞員的歲月生涯》得到很多人的賞識,並在一新美術館再次展出。我想比起單純的風景寫生,反映社會民生問題的作品更「寫實」、更能引起共鳴。就如中國領
導人曾說:「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深入社會,扎根生活,人與物往往就是最好的創作素材。

J: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麓湖派的背景嗎?
H:麓湖派不是「派」,它可說是特定的歷史生態環境下形成的一種藝術活動現象。文革前,一班家境清寒、深受俄羅斯文學影響又熱愛油畫藝術的學生未能考進正規美術學院,他們因而相繼結伴到位於廣州白雲山風景區的麓湖邊上寫生,久而久之便決定成立「麓湖派」這個畫會團體。當時我讀初中,與這班青年畫家相熟的美術學會學長帶我結識了他們,雖然現在大家各散東西,但亦有保持聯繫,並一起出版了畫集。

J:你如何看待編輯與藝評人的身分?
H:我本身很喜歡文學與文化藝術,尤其中國詩書,因此教畫之外,亦一直兼顧寫文章。當年《華人美術報》的主編特地找我主持《香江藝廊》專欄,介紹香港藝壇,可惜後來停刊了。其後,《藝術香港》雙月刊雜誌向我邀稿,我便成為他們的特約記者。我其中一篇受歡迎的文章是講述香港作為油畫出口地的歷史。對於寫作,我著重的是可讀性。

J:對於中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藝術交流,你有甚麼看法?
H:香港和中國內地在現實主義的藝術交流上關係密切,而成立不久的香港美協亦隸屬中國美協,定期會舉辦畫家考察團及聯展。我曾到訪石崗軍營畫下軍人的模樣,亦剛參與了在惠州市舉行的粵港澳畫家聯合調研文化考察團,期待未來會有更多同類型的活動。

 

 

下載《JCCAC節目表》2019年12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