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倒: 多媒體藝術展 Intersection: A Multimedia Project
Left
Right

對倒 - 多媒體藝術展 INTERSECTION – A Multi-media Exhibition

策展人// 林漢堅
藝術家//
展覽一/ 劉以鬯 (文學家) x練錦順 (攝影師) + 劉以達 (演藝音樂人) x左治 (聲音藝術家)/ L1樓藝廊
展覽二/ 史穎怡 (建築師) + 達達 (跨界創作人) x彭俊傑 (作曲家) / L0樓藝廊/ L1中央庭院
創作支援// 黄麗明 (動畫藝術家) + 黎修軒 (二胡演奏家) + 鄧少芬 (計劃經理)
開幕酒會 + 莎莎對舞// (六) 4.2.2012 (18 - 20 :00/ L1樓藝廊) + (21 - 24:00/ L0樓藝廊)/ 所有藝術家將出席開幕酒會
展期// 4 - 20.2.2012 (12:00-19:00)
地點// 香港石硤尾港鐵站C出口白田街三十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主辦// 環境藝術館 MOST
場地贊助//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聯絡// (852) 9802-9440 artopia_net@yahoo.com
www.jccac.org.hk/?a=group&id=c&mate_id=108&period=all&doc_id=952
開幕酒會及展覽入塲費// 免費


香港是屬於未來的城市,儘管歷史保育漸漸成為城市再生的重要議題和工具 … 繁花燦爛的種種思想在進潮退潮、交錯對倒的文化軌跡上交滙溶合、然後又再隔閡地平行擴展 … 正是當下這亞洲世界城市面對文化斷裂、核心價值動搖時,如何持續發展的重要思考 …


「Intersection」是本屆布拉格四年展的主題,恰巧也是香港多媒體藝術展「對倒」的英文名稱 -「對倒 - 多媒體藝術展」是兩個獨立展覽、香港藝術家創作人、新舊作品的交錯形聚。兩組互不對話、互不覺察彼此存在的攝影、文學、音樂、繪畫、電子媒體、聲效和光影裝置作品,部分作品延伸自香港文學家劉以鬯經典小說《對倒》的概念,在「巧合」的同一時空和策展構架上,一層層、一板板地提示香港社會的細微變化、錯亂倒置,讓人宏觀思考當下兩岸三地文化「交流」的種種慾望和空想;也試圖為本土歷史文化的精粹延伸再造,並為傳统的策展理論提供富想像觀念的另類模式。

劉以鬯七十年代意識流小說《對倒》,有着香港文化一種很影像化、多元同步、片斷式呈現的因子,也有着當下文化的矛盾而雜薈的質感;《對倒》以雙線並行、相互對列、非情節性的敘述結構和自由聯想、意識流手法,描述兩個在香港同一時空、但互不相干的隔代人物—一個懷緬過去的老人(淳于白) 和一個憧憬未來的少女 (亞杏) 的生活斷面,他們分別活在回憶和幻想的世界觀察中,似虛妄的「漫遊者」,各自在城市交錯遊走。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靈感和文本亦有來自《對倒》,借調成新的文化構成 (史都華.赫爾《文化認同與抽離》,葉223)。「對倒」的一種質感已經不僅局限於香港文學或特定藝術語言;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王家衛在《對倒》影集中指出:「tête-bêche(對倒)不僅是郵票學上的名詞或是小說的寫法,它也可以是香港電影的語言,光線與色彩,聲音與畫面的交錯。」

幾位活在當下的人,同一時間或敘事、或展示實驗形式,在回憶的火花中相遇;「對倒」多媒體藝術展,無疑是一場跨界的隔空對打。劉以鬯的小說《對倒》發表於1972年,與香港七十年代的山寨廠有着共同的歷史背景,而是次展覽雖然安排在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而中心在開創文化新產業之時又未必和過去的山寨作業有一定的關係,這正是展覽選址上延伸《對倒》的意義。展覽的佈局策略同時反映在藝術中心的處境上,用以觀照一個創作人密集的藝術社區,但藝術家的存在關係又那麽疏離瞹眛;這種平行發展、交錯「對倒」的概念,也正透視香港文化生態正處於失語和缺乏對話之中,文化人在蝸居中以近親繁殖方式,妄想自我發展、獨舞獨樂的一種迷思狀況。正如劉以鬯的《對倒》,文化藝術各種領域在一連串的偶然和巧合中並行而各自發展,促成了這兩個展覽的產生…

展覧簡介////

展覽(一)在一樓藝廊的部分為兩隊創作人互不相干的作品。一隊是攝影藝術家練錦順夥拍劉以鬯,練錦順從《對倒》取得靈感,拍攝了一系列顛倒的影像,有被遺忘的生活場景,有式微的人文活動等。「我試圖利用攝影鏡頭倒轉的原始影像,將顛倒的價值還原。」在新的致敬作品《對倒 - 時代》中,練錦順以劉以鬯獨特的意識流文字作催化劑,點燃記憶,實驗顛覆時代的反作用力。「但利用這間接的影像去觀察,甚至思考,我發現了兩個並存的極端世界,很矛盾!」(練錦順) 事情就如現實的《對倒》。在練錦順和劉以鬯對話的同時,聲音藝術家左治加演藝音樂人劉以達合作了聲效互動裝置《回憶 - 聲象》,巧合地也進行著有關回憶的討論。「60後的知道我玩音樂,80後的會叫我夢遺大師。」劉以達的話語啟動了左治的創作方向,產生了一個用層層疊疊的木板拼砌成,探討集體回憶斷層的互動裝置。裝置其實是源自左治兒時的回憶:「母親帶我到荔園餵那隻大象,她說過,誠心地餵牠,牠就會永遠記得你。」隨着大象的逝世和荔園的消失,這個神話也被埋藏在時代的斷層下。左治認為,劉以達這次創作的實驗聲效,竟隱含一種直達心靈的神秘考古力量。「在這個大象裝置前,摸牠的象鼻,牠就會告訴你這個秘密,如果大象記得你,這就是一個找到回憶的作品。」

展覽(二)在中庭和L0樓藝廊的部分為跨媒體藝術家達達和建築師史穎怡的創作。跨媒界工作者達達以《對倒:石對人‧人倒石》為題,借音樂人彭俊傑的原創音效,創作了「對倒」石與人的十二門徒像 (神聖化)、「掉人布面錄像」、「掉石布面錄像」等裝置、油畫和錄像,展示如石一般粗曠、原始、不修飾的扭曲人生。他感到「人雖然受育於文化而獲得提昇,但由石器年代發展至工業及資訊科技社會,「人體」不經不覺物化為「物體」,人活在自我及無交流的生活中,不單變得疏離、孤獨、空無、焦慮及荒謬,更「倒退」到原來的石體中,變得麻目不仁。對於生存在一個非理性及無意義的世界,人開始感到無助,感到空無焦慮,唯有活在懊惱的當下,期待美好明天的來臨…」人在信息控制的世界中喪失性格,退化成簡單不可辨的原始爬行動物,原始得甚至連石頭也不如,失去面貌,只剩石一般的醜、漏、空、透、粗、皺…。建築師史穎怡的作品《新中国山水系列之穴》,則在中央庭園上佈置虛幻的平面和立體的景觀裝置: 她以對倒的概念,檢視城市人「我城」、「吾居」、「五百尺」、「五星级」、「房」、「穴」、「蝸居」、「日常」等八道生活處境;以「非」常態的家具裝置「剖 」視本世代普遍扭曲之住房概念 ,並佈置在達達的烟雲山水、電子化的貨櫃蝸居作品「保存在40尺x 8尺x 8尺 標準貨櫃中的中國山水」之前,凸顯本地民眾對住房炒賣至上價值觀之荒謬性。

「兩枚郵票是相對而且相連的,分開便沒有價值。」劉以鬯給《對倒》郵票下的一句結語,正好也是這次兩個相對、並行探索歷史和時代之旅的展覽寫下註脚…

(策展人林漢堅 1.31.2012)